当前位置:首页 > 成语故事

成语故事

[成语故事]囫囵吞枣-囫囵吞枣的释义与典故

成语“囫囵吞枣”汉语拼音hú lún tūn zǎo“囫囵吞枣”解释囫囵:整个儿。把枣整个咽下去,不加咀嚼,不辨滋味。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。成语“囫囵吞枣”故事有个自作聪明的人,听说梨和枣子的药性是“梨益齿而损脾,枣益脾而损齿”。他想了一会,就得意地说:“我明白了!以后吃梨时,只嚼不咽;吃枣的时候,只咽不嚼。那就既不伤牙齿,亦不伤脾胃。”旁人笑道:“

2023/01/27

[成语故事]平易近人-平易近人的意思与典故

成语“平易近人”拼音píng yì jìn rén“平易近人”释义对人和蔼可亲,没有架子,使人容易接近。也指文字浅显,容易了解。成语“平易近人”典故“平易近人”这则成语的“平易”是原指政令平和易行,现指态度和蔼可亲,使人愿意接受。这个成语来源于《史记.鲁周公世家》,“呜呼,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!夫政不简不易,民不有近。平易近民,民必归之。”周武王的弟弟周公

2023/01/27

[成语故事]老妪能解-老妪能解的解释与故事

成语“老妪能解”汉语拼音lǎo yù néng jiě“老妪能解”解释妪:老年妇女。相传唐朝诗人白居易每作一首诗就念给老年妇女听,不懂就改,力求做到她们能懂。形容诗文明白易懂。成语“老妪能解”故事唐代的大诗人白居易生前曾多次整理自

2023/01/27

[成语故事]越俎代庖-越俎代庖的含义与故事

成语“越俎代庖”汉语拼音yuè zǔ dài páo“越俎代庖”解释越:跨过;俎:古代祭祀时摆祭品的礼器;庖:厨师。主祭的人跨过礼器去代替厨师办席。比喻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。成语“越俎代庖”故事尧让位给舜之前,曾找许由,想把帝位让给

2023/01/27

[成语故事]一言既出金玉不移的意思与出处

成语“一言既出,金玉不移”怎么读拼音 yī yán jì chū,jīn yù bù yí“一言既出,金玉不移”是什么意思移:改变。话说出口,就不能再收回,要算数。“一言既出,金玉不移”历史典故及出处清·荑荻散人《玉娇梨》第十回:“我家小姐贞心定识不减古媛,今日一言既出,金玉不移。”

2023/01/26

[成语故事]当务之急-当务之急的意思与故事

成语“当务之急”汉语拼音dāng wù zhī jí“当务之急”解释当务:指应当办理的事。当前任务中最急切要办的事。成语“当务之急”故事有一次,孟子的弟子问起,现在要知道和要去干的事情很多,究竟应该先知道和干些什么。孟子回答说:“有智慧的人无所不知,但要知道当前应该做的事中最急需要办的事,而不要面面俱

2023/01/26

[成语故事]见猎心喜-见猎心喜的解释与典故

成语“见猎心喜”拼音jiàn liè xīn xǐ“见猎心喜”释义猎:打猎。看到打猎心里就高兴。比喻看见别人在做的事正是自己过去所喜好的,不由得心动,也想试一试。成语“见猎心喜”典故北宋时著名的学者程颢,世称明道先生。他从小聪明青年时代在西京洛阳讲学,非常有名气。他的弟弟程颐也是著名的学者,经常讲学,人们称他们为“二程”。后来,他们的学说被朱熹继承和发展

2023/01/26

[成语故事]胸有成竹-胸有成竹的含义与典故

成语“胸有成竹”汉语拼音xiōng yǒu chéng zhú“胸有成竹”解释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。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。成语“胸有成竹”故事北宋时有一位学问好、品格高尚的人叫文同,他很喜欢竹子,经常在竹林中散步,仔细观察竹子生长的情况、枝叶伸展的姿态、竹笋成长的细节以及在四季中的变化。他对竹子非常熟

2023/01/26

[成语故事]半个月绣不出一朵花的歇后语_答案

半个月绣不出一朵花歇后语半个月绣不出一朵花——真(针)差相关歇后语相关的歇后语有磨眼里推稀饭——装糊涂’杀鸡割破胆——自讨苦吃吞金自杀——人财两空杨乃武(《杨乃武与小白菜》中人物)坐牢——屈打成招半空中的气球——上不着天,上不着地;悬着哩大海,翻了豆腐船——水里来,水里去刚飞的鸟儿——不知高低久旱逢甘雨——人人欢喜;个个喜爱蚂蚁的嘴—

2023/01/26

[成语故事]钟馗(kui)打饱嗝的歇后语_答案

钟馗(kui)打饱嗝歇后语答案钟馗(kui)打饱嗝——肚里有鬼相关歇后语相关的歇后语有飞机上挂剪刀——高才(裁)马走日字象走田——各有各的路孙悟空打猪八戒——倒打一耙珍珠打麻雀——得不偿失峨眉山上的泉水——细水长流鲁班的儿子学木匠——一代传一代;门里出身树叶掉下

2023/01/26
共 2302 条 137/231 页 1... 135136137138139 23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