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电商

电商

[成语故事]咄咄怪事-咄咄怪事的含义与典故

成语“咄咄怪事”怎么读拼音duōduōguàishì“咄咄怪事”是什么意思表示吃惊的声音。形容不合常理,难以理解的怪事。成语“咄咄怪事”历史典故晋代人殷浩,曾做过刺史,后来,受到朝廷信任,在北征后秦时,担任中军将

2023/02/10

[成语故事]狼狈为奸-狼狈为奸的释义与典故

成语“狼狈为奸”怎么读拼音láng bèi wéi jiān“狼狈为奸”是什么意思狼和狈一同出外伤害牲畜,狼用前腿,狈用后腿,既跑得快,又能爬高。比喻互相勾结干坏事。成语“狼狈为奸”历史典故传说古时候,有狼和狈两种野兽。狼的前肢长,后腿短;狈的前肢短,后腿长。有一次,狼和狈一道去偷羊,但羊圈又高又结实,既跳不进,也撞不开。于是它们就想出了一个办法:狼骑到狈的

2023/02/10

[成语故事]杜口裹足-杜口裹足的意思与典故

成语“杜口裹足”怎么读拼音dù kǒu guǒ zú“杜口裹足”是什么意思杜口:闭住嘴;裹足:止步不前。闭着嘴不敢说,停住脚不敢走。比喻有顾虑而不敢接近,远远避开。成语“杜口裹足”历史典故战国时代,策士说客之风很盛,他们凭

2023/02/10

[成语故事]七擒七纵-七擒七纵的解释与故事

成语“七擒七纵”怎么读拼音qī qín qī zòng 结构:ABAC式四字成语“七擒七纵”是什么意思三国时,诸葛亮出兵南方,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,放了七次,使他真正服输,不再为敌。比喻运用策略,使对方心服。成语“七擒七纵”历史典故公元

2023/02/10

[成语故事]掩耳盗铃-掩耳盗铃的含义与故事

成语“掩耳盗铃”怎么读拼音yǎn ěr dào líng“掩耳盗铃”是什么意思掩:遮蔽,遮盖;盗:偷。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。比喻自己欺骗自己,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。成语“掩耳盗铃”历史典故从前有一个人,看见人家门口有一口大钟,就想把它偷去。可这钟太重,没法背走,他就取来一个铁锤,想敲碎后一块块偷走。可是还有一个问题

2023/02/09

[成语故事]一笔勾销-一笔勾销的释义与故事

成语“一笔勾销”怎么读拼音yī bǐ gōu xiāo“一笔勾销”是什么意思把账一笔抹掉。比喻把一切全部取消。成语“一笔勾销”历史典故出处宋·朱熹《五朝名臣言行录·参政范问正公》公取班簿,视不才监司,每见一人姓名,一笔勾之。《雍熙乐府·端正好(黄梁梦)》你

2023/02/09

[成语故事]蓝田生玉-蓝田生玉的意思与故事

成语“蓝田生玉”怎么读拼音lán tián shēng yù“蓝田生玉”是什么意思蓝田:地名,在陕西省,古时蓝田出产美玉。旧时比喻贤父生贤子。成语“蓝田生玉”历史典故“蓝田生玉”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名门出贤良。恪少有才名,发藻岐嶷,辩论应机,莫与为对。权见而奇之,谓瑾曰:“蓝田生玉,真不虚也。”三国时,东吴大将

2023/02/09

[成语故事]半信半疑-半信半疑的意思造句与近反义词

成语“半信半疑”怎么读拼音bàn xìn bàn yí ABAC式成语“半信半疑”是什么意思有点相信,又有点怀疑。表示对真假是非不能肯定。“半信半疑”历史典故及出处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》:“若他们听过了;半信半疑;若存若亡;安得不惰?”

2023/02/09

[成语故事]燕足系诗什么意思燕足系诗造句,成语故事,典故

燕足系诗拼音yàn zú xì shī 燕足系诗的意思 把诗系在燕子的腿上,让它传递给亲人 燕足系诗成语故事 唐朝时期,任宗远赴湘中经商,长时间没有回家。他妻子郭绍兰看见堂屋前双飞的燕子,就吟诵:尔海东来,必经湘中欲凭尔附书,投于我婿。于是在燕腿上系上一首诗,燕子飞到荆州任宗住所,任宗遂收到妻子的赠诗。 燕足系诗的历史出处 五代·王仁裕《开元天宝遗事·传书燕》:“尔海东来,必经湘中

2023/02/09

[成语故事]殃及池鱼的意思殃及池鱼造句,成语故事,典故或出处

殃及池鱼拼音yāng jí chí yú 殃及池鱼的意思 比喻无缘无故地遭受祸害。 殃及池鱼造句或示例 张爱玲《色,戒》:“大概也是叫她安心的话,不会乱枪之下殃及池鱼。” 殃及池鱼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,宋国的一城门发生火灾,火借着风势越烧越旺,城里的居民纷纷到护城河去取水灭火,大火被扑灭了,但护城河的河水也被舀干了,河里的鱼再也没法生存下去,全部被干死。 殃及池鱼的典故 战国 吕不韦《吕

2023/02/09
共 3043 条 150/305 页 1... 148149150151152 3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