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电商

电商

[成语故事]怙恶不悛释义、拼音,怙恶不悛造句、典故

怙恶不悛怎么读拼音hù è bù quān怙恶不悛释义怙:依靠,依仗;悛:改过。悔改。坚持作恶,不肯悔改。怙恶不悛造句对这个怙恶不悛的惯犯,必须严加惩处。怙恶不悛的出处《左传·隐公六年》:“长恶不悛,从自及也。”

2022/12/12

[成语故事]安室利处释义、拼音,安室利处造句、出处

安室利处拼音ān shì lì chù安室利处释义指安全便利的处所。安室利处的典故《庄子·徐无鬼》:“奎蹄曲隈,乳间股脚,自以为安室利处。”

2022/12/12

[成语故事]借箸代筹释义、拼音,借箸代筹造句、出处

借箸代筹怎么读拼音jiè zhù dài chóu借箸代筹释义原意是借你前面的的筷子来指画当前的形势。后比喻从旁为人出主意,计划事情。借箸代筹造句借箸代筹的出处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:“请借前箸以筹之。”

2022/12/11

[成语故事]呜呼哀哉的意思、拼音,呜呼哀哉造句、典故

呜呼哀哉拼音wū hū āi zāi呜呼哀哉的意思呜呼:叹词;哉:语气助词。原为表示哀痛的感叹语,旧时祭文中常用。现用以指死亡或完蛋。呜呼哀哉造句或示例那婆娘精神恍惚,自觉无颜。解腰间绣带,悬梁自缢,呜呼哀哉。(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卷二)呜呼哀哉的典故《诗经·大雅·召旻》:“於乎哀哉,维今之人,不尚有旧。”《左传·哀十六年》“呜呼哀哉,尼父!无自律!”

2022/12/11

[成语故事]吐丝自缚的意思、拼音,吐丝自缚造句、典故

吐丝自缚汉语拼音tǔ sī zì fù吐丝自缚的意思比喻自己的所作所为阻碍了自己的行动自由。吐丝自缚的典故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:“闻声执法坐禅,如蚕吐丝自缚。”

2022/12/11

[成语故事]归根结蒂的意思、拼音,归根结蒂造句或示例、出处

归根结蒂怎么读拼音guī gēn jié dì归根结蒂的意思归结到根本上。归根结蒂造句

2022/12/11

[成语故事]刮目相待的意思刮目相待造句,成语故事,典故

刮目相待拼音guā mù xiāng dài 刮目相待什么意思 刮目:擦眼睛,表示用新眼光看人。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,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。 刮目相待造句或示例 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90回:“说士三日不见,当刮目相待,这句话古人真是说得不错。” 刮目相待成语故事 三国时期,东吴能武不能文的武将吕蒙听了孙权的劝告后,发奋读书。一段时间后,都督鲁肃来视察吕蒙的防地。吕蒙就对蜀防

2022/12/11

[成语故事]挂冠而归什么意思挂冠而归造句,成语故事,典故

挂冠而归拼音guà guān ér guī 挂冠而归的意思 挂冠:把官帽挂起来。脱下官帽随即离去。比喻辞官归隐 挂冠而归造句或示例 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15回:“嗣因谗奸当道,朝政日非,老夫勤王无计,耻食周禄,随即挂冠而归。” 挂冠而归成语故事 西汉末年,王莽的儿子王宇担心王莽树敌太多而进行血谏,被王莽大义灭亲而杀掉,逢萌看出了王莽的用意,认为这样的君王不值得忠贞,于是摘下头上的乌纱帽

2022/12/11

[成语故事]挂冠而去的意思挂冠而去造句,成语故事,典故或出处

挂冠而去拼音guà guān ér qù 挂冠而去释义 冠:官帽。指辞去官职 挂冠而去造句或示例 清·荑荻散人《玉娇梨》第17回:“不如竟挂冠而去,使他一个没趣。” 挂冠而去成语故事 西汉末年,王莽的儿子王宇担心王莽树敌太多而进行血谏,被王莽大义灭亲而杀掉,逢萌看出了王莽的用意,认为这样的君王不值得忠贞,于是摘下头上的乌纱帽挂在都城东门外,悄悄地离开京城,携家逃到辽东,后来不久,王莽自

2022/12/11

[成语故事]挂冠归去的意思挂冠归去造句,成语故事,典故

挂冠归去拼音guà guān guī qù 挂冠归去是什么意思 冠:帽子,这里指官帽。把官帽取下挂起来。比喻辞官回家。 挂冠归去造句或示例 气得彭教谕拂衣而去,遂挂冠归去。(明 天然痴叟《石点头 侯官县烈女歼仇》) 挂冠归去成语故事 西汉末年,王莽的儿子王宇担心王莽树敌太多而进行血谏,被王莽大义灭亲而杀掉,逢萌看出了王莽的用意,认为这样的君王不值得忠贞,于是摘下头上的乌纱帽挂在都城东门

2022/12/11
共 3043 条 229/305 页 1... 227228229230231 3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