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成语故事]大器晚成-大器晚成的解释与典故
成语“大器晚成”汉语拼音dà qì wǎn chéng“大器晚成”解释大器:比喻大才。指能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,所以成就较晚。也用做对长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话。成语“大器晚成”故事东汉末年,有个叫崔琰的人,从小就喜欢舞枪弄刀,不喜欢读书,到了二十多岁才开始拜师学习。崔琰很聪明,再加上他学习很刻苦,后来成为一个能文能舞的
2022/11/24[成语故事]同舟共济-同舟共济的含义与典故
成语“同舟共济”拼音tòng zhōu góng jì“同舟共济”释义舟:船;济:渡,过渡。坐一条船,共同渡河。比喻团结互助,同心协力,战胜困难。也比喻利害相同。成语“同舟共济”典故春秋时期,吴国和越国经常互相打仗。两国的人民也都将对方视为仇人。有一次,两国
2022/11/24[成语故事]江郎才尽-江郎才尽的释义与典故
成语“江郎才尽”汉语拼音jiāng láng cái jìn“江郎才尽”解释江郎:指南朝江淹。原指江淹少有文名,晚年诗文无佳句。比喻才情减退。成语“江郎才尽”故事南北朝时,有一位名叫江淹的人,他是当时有名的文学
2022/11/24[成语故事]妄自尊大-妄自尊大的意思与典故
成语“妄自尊大”拼音wàng zì zūn dà“妄自尊大”释义过高地看待自己。形容狂妄自大,不把别人放眼里。成语“妄自尊大”典故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“子阳井底蛙耳,而妄自尊大,不如专意东方。”西周的厉王生活奢侈,残酷的压迫和欺压人民。当时有位忠臣叫凡伯,常常冒死劝谏,希望厉王能改
2022/11/24[成语故事]短兵相接-短兵相接的解释与故事
成语“短兵相接”拼音duǎn bīng xiāng jiē“短兵相接”释义短兵:刀剑等短兵器;接:交战。指近距离搏斗。比喻面对面地进行激烈的斗争。成语“短兵相接”典故楚汉相争初期,刘邦率领汉军攻占了彭城,项羽马上率楚军回救包围了彭城。两军激战,刘邦大败,只得弃城而逃。楚将丁公紧迫不舍,追到彭城以西不远的地方就和刘邦的人马交上手。由于双方距离太近,不能用长兵器
2022/11/24[成语故事]高阳酒徒-高阳酒徒的含义与故事
成语“高阳酒徒”汉语拼音gāo yáng jiǔ tú“高阳酒徒”解释高阳:古乡名,在今河南杞县西南。秦末郦食其即此乡人,对刘邦自称“高阳酒徒”。用以指嗜酒而放荡不羁的人。成语“高阳酒徒”故事这句成语出自《史记·郦生陆贾列传》:“初,沛公引兵过陈留,郦生(郦食其
2022/11/24[成语故事]蝉不知雪的意思、拼音,蝉不知雪造句或示例、出处
蝉不知雪汉语拼音chán bùz hī xuě蝉不知雪的意思知了夏天生,秋天死,看不到雪。比喻人见闻不广。蝉不知雪的出处汉·桓宽《盐伯论·相刺》:“以所不睹不信人,若蝉之不知雪坚。”
2022/11/24[成语故事]扶摇万里的意思、拼音,扶摇万里造句、典故
扶摇万里怎么读拼音fú yáo wàn lǐ扶摇万里的意思扶摇: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。暴风从下而上盘旋很高,风势急且大。扶摇万里的典故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抟扶摇而上九万里。”
2022/11/24[成语故事]尸居余气的解释、拼音,尸居余气造句、典故
尸居余气拼音shī jū yú qì尸居余气的解释余气:最后一口气。象尸体一样但还有一口气,指人将要死亡。也比喻人暮气沉沉,无所作为。尸居余气造句或示例彼尸居余气,不足畏也。(唐·杜光宪《虬髯客传》)尸居余气的出处《晋书·宣帝纪》:“司马公尸居余气,形神已离,不足虑矣。”
2022/11/23[成语故事]无懈可击的意思、拼音,无懈可击造句或示例、出处
无懈可击拼音wú xiè kě jī无懈可击的意思懈:松懈,引伸为漏洞、破绽。没有一点弱点可以让人攻击。形容十分严密,找不到一点漏洞。无懈可击造句或示例前后不过四五个钟头。却也办得细密周到,无懈可击。(蔡东藩、许廑父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一二二回)无懈可击的典故《孙子·计》:“攻
2022/11/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