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成语故事]因祸得福的意思因祸得福造句,成语故事,典故
因祸得福拼音yīn huò dé fú 因祸得福释义 因遭遇灾祸之后反而得到福。指对祸患处理得当;坏事变成了好事。 因祸得福造句或示例 伯翁,你说我误事不误事,如今不是因祸得福吗?(清 姬文《市声》第六回) 因祸得福成语故事 古代塞北的一老汉家的马跑到长城外面胡人那边去了,乡亲们安慰他,他说这不一定是坏事,几天后走失的马带回几匹烈马回来。老翁认为这不一定是好事,他的儿子因骑胡马摔断
2022/12/14[成语故事]因乌及屋的意思因乌及屋造句,成语故事,典故或出处
因乌及屋拼音yīn wū jí wū 因乌及屋释义 因某一事物而兼及其它有关事物。 因乌及屋造句或示例 邹容《革命军》第五章:“呜呼!是又因乌及屋之微意也。” 因乌及屋成语故事 商朝末年,周武王攻克商都,建立周王朝,周武王不知如何处置商朝遗孤大臣,军师姜子牙说:如果爱一个人,就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。他们都助纣为虐,应该处死。大臣周公认为不妥,商纣王的罪过不能由他们承担。 因乌及屋的
2022/12/14[成语故事]因噎废食是什么意思因噎废食造句,成语故事,典故
因噎废食拼音yīn yē fèi shí 因噎废食的意思 噎:食物堵塞在咽喉;废:停止;食:吃。因吃东西卡过喉咙;从此就停止吃东西。比喻偶然受了一次挫折;就停止不干。 因噎废食造句或示例 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:“若是后人问来由,一律的奉以为法,岂不是因噎废食了幺?” 因噎废食成语故事 一财主大摆酒宴,席间划拳行令,喧声如潮,一个老头因牛肉没嚼烂而卡住脖子,顿时大汗淋漓,翻
2022/12/14[成语故事]殷浩书空什么意思殷浩书空造句,成语故事,典故或出处
殷浩书空拼音yīn hào shū kōng 殷浩书空是什么意思 晋中军将军殷浩被废,除名为民,在信安,常终日书空作“咄咄怪事”四字。见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黜免》。后以“殷浩书空”借指事情令人惊奇诧异。 殷浩书空造句或示例 流水不鸣而似鸣,高山是寂而非寂。坐客别去者,皆作殷浩书空,谓咄咄怪事无有过此者矣。★清·李渔《闲情偶寄·居室·墙壁》 殷浩书空成语故事 东晋扬州刺史殷浩与大将桓温
2022/12/14[成语故事]殷鉴不远的意思殷鉴不远造句,成语故事,典故或出处
殷鉴不远拼音yīn jiàn bú yuǎn 殷鉴不远释义 殷:指商朝后期;鉴:镜子。指殷商子孙应以夏的灭亡为借戒。后泛指前人的教训就在眼前。 殷鉴不远造句或示例 宋与金的历史,对崇桢说来,殷鉴不远,而他绝不愿在臣民心目和后代史书中被看成是懦弱无能的君主。(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二卷第三十二章 殷鉴不远成语故事 商朝末期,商纣王昏庸无能,对内残暴统治,社会十分腐败。西方诸侯之长的西伯周文王
2022/12/14[成语故事]尹邢避面的意思尹邢避面造句,成语故事,典故
尹邢避面拼音yǐn xíng bì miàn 尹邢避面造句或示例 你听说尹邢避面的故事吗? 尹邢避面成语故事 西汉时期,汉武帝同时宠幸尹夫人和邢夫人,对他们照顾有加。为了避免她们互相倾轧,下诏书让她们不得见面。后来尹夫人请求汉武帝让她见一见邢夫人,汉武帝考虑再三同意了她的要求。相见后,尹夫人低头痛苦,自叹不如邢夫人。 读者讨论 ***哒哒吕小鱼:恰似你的温柔,这句话的意境应该来自徐志摩的《
2022/12/14[成语故事]助纣为虐-助纣为虐的意思与典故
成语“助纣为虐”拼音zhù zhòu wéi nüè“助纣为虐”释义纣是商朝的最后一个王,据传是暴君。比喻帮助坏人干坏事。成语“助纣为虐”典故刘邦进驻咸阳,见秦王宫堂皇富丽,巍峨壮观,宫中美女如云,心中又激动、又高兴,便立即搬入宫中,享受帝王生活。樊哙请刘邦迁出宫中,刘邦不肯,谋士张良劝道:“秦二世荒淫无道,残害天下百姓,百姓忍无可忍才纷纷起义,您才能来
2022/12/14[成语故事]萍水相逢-萍水相逢的解释与故事
成语“萍水相逢”汉语拼音píng shuǐ xiāng féng“萍水相逢”解释浮萍随水漂泊,聚散不定。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。成语“萍水相逢”故事“萍水相逢”这则成语的萍是在水面上浮生的一种蕨类植物。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。这个成语来源于
2022/12/14[成语故事]锣鼓喧天的意思拼音造句及近反义词
成语“锣鼓喧天”怎么读拼音luó gǔ xuān tiān“锣鼓喧天”是什么意思喧:声音大。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,后多形容喜庆、欢乐的景象。表示声音巨大,场面热闹。“锣鼓喧天”历史典故及出处元·尚仲贤《单鞭夺槊》第四折:“早来到北邙前面,猛听的锣鼓喧天,那军不到三千,拥出个将一员,雄纠纠威风武艺显。”
2022/12/13[成语故事]卜昼卜夜-卜昼卜夜的释义与故事
成语“卜昼卜夜”拼音bǔ zhòu bǔ yè 结构:ABAC式 四字成语“卜昼卜夜”释义卜:占卜。形容夜以继日地宴乐无度。成语“卜昼卜夜”典故敬仲,即春秋时陈国的公子完,同陈宣公是兄弟。陈宣公为了叫宠姬所生的儿子款为太子,便把原来立为太子的大儿子御寇杀了。敬仲是站在御寇一边的,因此不能在陈国安身立足,便投奔齐国。齐桓公很恭敬地接待敬仲,拜他为“卿”。敬仲谦
2022/12/13